吴振华
助理研究员所在系所: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研究所
电子邮件:wuzhenhua@sjtu.edu.cn
个人主页:
工作经历
2023.04-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新利体育 助理研究员
2020.08-2023.03 上海交通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
研究方向
热、电、光能量转换
传感器与忆阻器
二维材料
学术兼职
Nanoscale Horizons期刊 青年顾问编委
Microstructures期刊 青年编委
Micromachines期刊 客座编辑 (2期)
科研项目
2023-2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MEMS微热传感,62201345) 主持
2021-2022 国家级X科创基金(飞行器防护薄膜),骨干
2018-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MEMS热电-光伏,51776126) 参与, 结题优秀
2016-2017 国家级X预研项目(微型芯片电源),骨干
2015-2016 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专项(热/电学输运),参与
2012-201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项目(2008CDA010)(氧化物冶金), 参与
代表性论文专著
专著/章节
[1] 胡志宇,吴振华,第三章:纳米构建多层热电薄膜;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与颠覆性技术[M]. 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3/03,ISBN: 978-7-302-62109-6。(获选参加2023年德国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与2023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暨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);
[2] Zhiyu Hu, Zhenhua Wu. Nanostructured Thermoelectric Films [M], Springer Singapore, 2020/07, ISBN: 978-981-15-6517-5。eBook ISBN: 978-981-15-6518-2。(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文化发展基金支持,国家版权出口,授权Springer - Nature出版集团在世界出版发行);
[3] 胡志宇,吴振华. 纳米构建热电薄膜[M],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, 2020/08, ISBN:978-7-313-23411-7。30万字。 (未来能源技术系列丛书)
论文
[1] (共同)第一/通讯作者在Sci. Adv.、The Innovation、Adv. Energy Mater.、Adv. Funct. Mater.、Nano Energy、Nano Res.、Appl. Phys. Lett.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4篇(ESI高被引2篇);
[2] 在Adv. Mater.、Nano Lett.、Small、Acta Mater.、Chem. Eng. J等期刊合作论文17篇(ESI热点论文1篇);
[3] 会议论文4篇;
软件版权登记及专利
授权发明专利
[1] 一种光子晶体催化反应的微纳尺度红外光源及其应用,专利号:ZL 202211340970.7;
[2] 可编辑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和热电器件单元,专利号:ZL 201710232389.6;
[3] 一种可穿戴自供电多功能传感器及可穿戴监测设备,专利号:ZL 202110565522.6;
[4] 一种微型核能自供电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制备方法,专利号:ZL 201811523977.6;
[5] 一种具有空气隔热层的微型多层隔热结构及其制备和应用,专利号: ZL 202111490140.8;
[6] 一种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,专利号:ZL 202211345215.8;
[7] 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核电池薄膜及其制备方法,专利号:ZL 202210836680.5;
[8] 一种模块化微型核电源、以及微型核电源装置,专利号:ZL 202210836670.1;
[9] 一种多孔氧化铝/聚苯胺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,专利号:ZL 202110534757.9;
[10] 基于薄膜热电器件的多颜色多材料光热传感器及试验设备,专利号:ZL 202110567316.9。